技術 | TRM53.4原料輥磨系統的優化升級
前言
某公司2號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TRM53.4原料輥磨,于2012年建成投產,隨著窯系統產量的提高,TRM53.4原料輥磨已無法滿足熟料生產需求,需進行優化升級。
1.1 主機設備參數(表1)
表1 TRM53.4原料輥磨系統主機設備參數
1.2 系統存在的問題
(1)回轉窯系統改造后,產量由258t/h提高至275t/h,而TRM53.4原料輥磨系統未隨之升級改造,生料產量僅為459t/h,原料輥磨需連續運轉,方可維持基本生產運行,無法與熟料生產能力相匹配。
(2)2019年6~12月原料輥磨產量和電耗統計見表2。由表2可知,2019年6~12月,原料輥磨的主電機和循環風機電耗平均14.95kw·h/t,電耗偏高。
表2 2019年6~12月輥磨產量和電耗統計
2.1 更換新型選粉機
將原有選粉機更換為N-U新型選粉機,保留原有選粉機主軸和傳動裝置,改造出風口,降低循環負荷,提高選粉效率。
2.2 分級粉磨
通過將磨機內不同粒級的物料進行分級粉磨,增加物料密實度,提高研磨時物料的內摩擦力,減少了回粉循環負荷,達到提高研磨效率、磨機產量,降低磨機電耗的目的。
2.3 改造出磨風管和出旋風筒風管
根據現場情況,對原有4-ф4800mm旋風筒進行局部改造,改造磨機出風口到每個旋風筒的風管和旋風筒到循環風機的風管,降低系統阻力。改造前的出磨風管和出旋風筒風管見圖1,改造后的出磨風管和出旋風筒風管見圖2。
2.4 更換風環
將傳統風環更換為楔形梯度風環,降低風速和風環阻力,有利于提高選粉效率,降低回盤細粉量,從而使料層更加穩定、粉磨效率進一步提高。改造前的傳統風環見圖3,改造后的楔形蓋板梯度風環見圖4。
2.5 更換鎖風閥,修復磨機密封
(1)將磨機進料口的回轉下料鎖風閥更換為司德伯閥。原回轉下料鎖風閥經常處于磨損狀態,漏風量大,增加了原料粉磨系統循環風機和窯尾廢氣系統排風機的負荷;另外,由于粘濕物料的堵塞,鎖風閥容易卡死,清理時勞動強度大,使用和維護成本高。更換為司德伯閥、通上熱風后,下料順暢不卡料,鎖風效果優良,節能降耗效果明顯,系統運行穩定可靠。改造前使用的原鎖風閥見圖5,改造后使用的司德伯閥見圖6。
(2)修復輥磨搖臂和磨機的密封,包括磨機排渣口和其他閥門的密封。
三、改造效果
3.1 改造前后系統運行參數對比(表3)
表3 改造前后系統運行參數對比
3.2 改造后的標定情況和運行情況
3.2.1 改造后的標定情況
根據7月4日和5日的標定結果,輥磨產量521.21t/h,主電機電耗7.58kW·h/t,循環風機電耗6.17kw·h/t,合計13.75kw·h/t,生料80μm篩篩余12.7%,生料200μm篩篩余1.1%。
3.2.2 改造后的運行情況(表4)
表4 2020年7~11月輥磨產量和電耗統計
3.3 改造前后生產運行指標對比(表5)
表5 改造前后生產運行指標對比
項目調試完成后,原料輥磨產量長期穩定在520t/h,高時可達540t/h以上,相比改造前提高了60~70t/h,提產幅度達13%~15%;主電機+風機電耗降低1/26kw·h/t,節電8%;分級粉磨技術的應用,使磨機產量抗物料波動能力明顯增強,在生料R80μm細度數值降低1.1%的條件下,仍能實現生料提產60t/h以上,為窯系統熟料進一步提產預留了空間,達到了預期目標。
3.4 效益分析
(1)直接經濟效益
技改后,系統電耗下降1.26kw·h/t,熟料產量達6600t/d。電價按0.50元/kW·h計,每年可節約電費:6600×1.6×300×1.26×0.50=199萬元/年。
(2)間接經濟效益
提產后可有效延長原料輥磨停機時間,增加檢修時間,保證設備運行的可靠性,也可實現錯峰生產,提高經濟效益。
通過本次改造,TRM53.4原料輥磨產量大幅提高,生料細度明顯改善,不僅滿足了窯系統提產需要,而且改善了燒成,降低了電耗和生產維護成本,各方面指標均達到了預期目標,為TRM53.4原料輥磨的提產降耗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術改造方案。
作者:任項存,王占甫
來源:《河南錦榮水泥有限公司》
微信公眾號:備件網(關注查詢更多資訊)
(本文來源網絡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