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丨入窯膠帶提升機機頭處跑偏擦殼的不停機處理
我公司二線入窯采用 N-TGD630×86 000mm 鋼絲膠帶斗式提升機,在 2013 年 12 月中旬,發現頭部膠帶在北側摩擦提升機殼體,局部出現高溫點達近300℃。檢查后,立即按常規方法,希望通過調整機尾使膠帶在尾部向另一側跑偏,來帶動膠帶在頭部脫開北側殼體。但幾經處置都無效,提升機電流從正常的113~118A 上升到 120~128A。不得已減低投料量來降低電流數值。為了不影響生產,分析后決定不停窯來進行處置。
1 問題分析
一般的膠帶斗式提升機的頭輪和尾輪面都是中部直徑稍大的微鼓面,這樣的結構是使它有自動糾偏的能力。停窯期間對它的維修也是對滾筒的包面進行車削,修出明顯的鼓肚形;或者包膠磨損超限后更換包膠的瓦片再修形。這次故障,我們分析原因,是長期的磨損使頭輪滾筒表面中部直徑變小,而滾筒兩端分別有一條不常有膠帶跨走的相對磨損少的圓周帶。偶爾,膠帶會跨上這個少磨損的圓周帶,此處直徑大、線速度大,膠帶受同樣的鼓面效應使膠帶再難回中。為了使膠帶回到滾筒中部,必須減小滾筒端部的表面直徑。
2 解決措施
針對上述分析,我們決定不停機用手提砂輪對滾筒北端表面寬約 80mm 的一段進行磨削。滾筒表面速度約 1.5m/s,運轉中磨削可以保證效果均勻;殼體內部負壓,而且只是在殼體側面內不足 200mm 的范圍作業,可以做到安全施工。
為了確保萬一,做好方案和安全措施后,要求戴好護目和防塵等勞動保護用品;設備部技術人員和車間維修人員一起作業。打開頭部滾筒北側下方的檢修門,雙手拿穩砂輪機,砂輪磨削面要順向小角度搭在滾筒面,這樣可以確保很平穩地進行作業。注意,絕不能有較大的硬質顆粒物體掉入機體,因為這樣的物體可能會隨料粉入分格輪,有可能卡住分格輪。
3 效果
經過大約 1 個多小時的小心磨削,膠帶摩擦提升機殼體處脫開,達到了預期效果。做到了不停機成功進行膠帶的糾正跑偏,對窯系統生產基本無影響。 然后,再經對機尾處的仔細調整,上下都不跑偏,上部脫開北側近 60mm,一切恢復正常。當時因為沒有專門磨削膠帶材質的專用磨輪,用的是磨削鋼材的普通磨輪,效率不高。有了這次經驗,我們采購了磨橡塑的專用磨輪,以備再有類似情況可以很快處置。2014 年 2月,我們就用新購置的鎢鋼打磨碟對主滾筒表面進行修形,用時不到 20min。注意仍要開啟主傳動,只有滾筒表面較高的線速度才能保證磨削的均勻性。一開始考慮作業的安全性,試用開輔助傳動,但是效果不好,磨削后局部坑坑洼洼。這種新工藝和方法取代了繁瑣的車削修形方法。 每次可以節約外協維修費用大約 2萬元。
作者:于守仁、王占衛
(本文來源網絡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