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 | TRP160-140輥壓機進料裝置的改造
引言
目前,大多數水泥粉磨系統都配置了高效預粉磨設備——輥壓機,而輥壓機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部分技術問題,仍制約著水泥粉磨系統能力的正常發揮。輥壓機的擠壓做功狀況,會直接影響粉磨系統的穩定性、產量與生產成本。
進料的穩定性控制對輥壓機的高效運行起著關鍵作用。改造前,我公司輥壓機原配置單側進料裝置,其工作原理是物料落在定輥上,隨著輥子轉動產生的圓周力把物料帶入拉入角,再進行粉碎,由于單側進料裝置的調整范圍窄,不能有效保持輥壓機穩定進料,中控操作難度較大,系統故障率高。
為了在“熟料粉”制備過程中實現濕脫硫石膏完全代替天然石膏,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,又能夠保證輥壓機系統的平穩運行,某公司決定將TRPl60-140輥壓機單側進料裝置,改為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。本文就本次改造工作進行總結,以資參考。
該公司水泥生產采用“分別粉磨’’工藝,混合材選用易磨性較差的?;郀t礦渣,在生產過程中先將礦渣和熟料進行分別粉磨,可獲得顆粒分布合理的水泥各組分,然后通過均化設備按比例配制為所需要品種的水泥。水泥磨采用輥壓機聯合粉磨工藝,其工藝流程見圖1,聯合粉磨系統主要設備配置及技術參數見表1。
圖1 聯合粉磨工藝流程
表1 聯合粉磨系統主要設備配置及技術參數
由于采用粉狀的濕脫硫石膏配料,在使用過程中輥壓機配置單側進料裝置故障頻繁發生,嚴重影響了系統產量,生產成本增加。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如下:
(1)濕脫硫石膏的粘堵。因濕脫硫石膏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,2015年4月,1號、2號水泥磨相繼使用濕脫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進行配料。脫硫石膏水分在15%~20%之間,保水性強、粘附性大,導致輥壓機稱重倉內粘壁、下料不暢,易出現塌料、堵料現象。在輥壓機擠壓過程中,潮濕、粉狀脫硫石膏易在兩輥間形成料墊,輥壓機輥縫難以被撐開,造成輥壓機擠壓效率下降。只能采用“天然石膏:濕脫硫石膏=1:1”的摻配方式,增加了生產成本。
(2)單側進料裝置對物料的粒度及水分非常敏感。在物料的粒度及水分不能滿足要求時,如果單側進料裝置開度調整不好,很容易導致輥壓機電機電流超流、電流波動過大、工作輥縫偏差大、工作壓力差超高而跳停。由于單側進料裝置不能完全關閉,在工作輥縫偏差大、稱重倉“塌料”時,極易引起料餅循環提升機壓停。
(3)輥壓機側擋板磨損嚴重。側擋板磨損會造成邊緣漏料或擠壓區不集中等問題時有發生,導致輥壓機擠壓做功達不到預期效果,輥子邊緣磨損速度加快,甚至出現輥子邊緣掉塊等現象。
(4)單側進料裝置的控制難度大。中控操作員無法對進料開度實現靈活有效控制,不能有效調節輥壓機進料,造成輥壓機進料不穩定、調節困難、頻繁塌料、故障率高,嚴重影響設備運行穩定,增加了物料對現場非標管道的沖擊磨損,制約了水泥粉磨系統的提產空間。
為了在“熟料粉”制備過程中實現濕脫硫石膏完全代替天然石膏,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,又能夠保證輥壓機系統的平穩運行。公司多次與相關廠家溝通交流,同時赴已經改造的企業進行實地考察,決定將TRP160-140輥壓機單側進料裝置,改為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。
將原單側進料裝置直接更換為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(見圖2)。改造后,輥壓機迸料量實現了靈活調控,系統更加平穩高效運行。
1號、2號水泥粉磨系統輥壓機進料裝置改造分別于2016年3月與4月完成。改造前后粉磨系統運行參數對比見表2。
圖2 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
表2 改造前后粉磨系統運行參數對比
4.1 系統產量提高
1號水泥磨成品比表面積接近400m2/kg時,年平均系統產量由195t/h提高到210t/h,同比提高15t/h;2號水泥磨成品比表面積380m2/kg左右時,年平均系統產量由190t/h提高到206t/h,同比提高16t/h。
4.2 系統電耗降低
1號、2號輥壓機采用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后,完全實現了在兩輥中間集中進料,減小了物料對定輥的沖擊、磨損,兩側工作輥縫明顯減小4mm左右,降低了傳動系統負荷,運行電流略有降低,磨主電機電流下降幅度較大,同比粉磨系統電耗降低約2.4kWh/t。
4.3 輥壓機擠壓做功效果明顯提高
采用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后,輥壓機邊緣漏料現象明顯減少,擠壓區相對集中,工作輥縫偏差縮小,降低了輥壓機的無功損耗,擠壓效果更好,做功效率大幅度提高,輥壓機運行更加平穩,延長了輥壓機輥子邊緣的使用壽命。
4.4 操作靈活可控
改造后,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相比“單側進料裝置”更便于調節物料通過量及進料點,“濕脫硫石膏+爐渣”的摻入比例達到10%以上時,輥壓機運行較“單側進料裝置”時明顯改善,能夠在較大范圍內調整工作輥縫偏差;出現塌料時,中控能夠快速、有效地關閉進料裝置,控制輥壓機進料量,避免了料餅循環提升機壓停。
通過”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的物料是直接進入輥壓機的兩輥之間,降低了輥壓機對進料粒度的敏感性,解決了工作輥縫偏差大、電流波動過大等問題,中控可靈活控制進料量,從而保證了粉磨系統的穩定運行。
4.5 緩凝劑全部使用脫硫石膏
即使水泥配料中全部使用濕脫硫石膏,采用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后,明顯改善了稱重倉下料不暢、塌料等現象;徹底解決了輥壓機擠壓過程中,潮濕、粉狀的脫硫石膏在兩輥間形成料墊,輥壓機工作輥縫難以撐開,造成輥壓機擠壓效率下降的問題,對輥壓機系統的穩定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調控作用。
4.6 消除絲桿變形
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”采用承力軸對整個流量調節板進行了支撐保護,傳動機構與調節板間采用中心鉸鏈式連接。調節板受到物料的沖擊后,絕大部分的力將由支撐轉軸消化,消除了物料沖擊導致絲桿變形無法調節或絲桿斷裂的情況。
采用輥壓機“杠桿式雙調節進料裝置“后,提產效果明顯,增產幅度約6%,系統粉磨電耗降低2.4kWh/t;實現了中控操作人員對進料開度靈活有效的控制;徹底解決了輥壓機系統運行不穩定、輥壓機震動、跳停頻繁、做功效率低、輥壓機輥縫偏差大、輥面磨損不均勻以及完全使用脫硫石膏配料時,料餅循環提升機負荷大等問題;提高了輥壓機擠壓做功效率,降低了系統循環負荷,顯著提高水泥粉磨系統產量,粉磨電耗明顯下降。
作者:楊國春,賈國林,趙建清
來源:《酒鋼集團宏達建材有限責任公司》
微信公眾號:備件網(關注查詢更多資訊)
(本文來源網絡,若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來電或來函聯系!)